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的进步,各地相继对传统的水泥制品养护设施和供汽方法进行了更新改造,采用了目前比较先进的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工艺和多种结构的节能养护设施,对节约能源,减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养护制度的束缚,在缩短蒸养时间、加快
电杆钢模的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还没有较大的突破。因此,建立一套适合
电线杆蒸养池的新的切实可行的养护制度,进一步提高蒸养池的优越性,对节能养护窑的推广应用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一、养护制度的确立
大家知道,常压湿热养护过程一般分预养期、升温期、恒温期、降温期。主要工艺参数有:升温速度、恒温时间、恒温温度、降温速度等。根据资料调查,目前电线杆最长养护周期为2 8(80℃) 1,最短为0.5 3.5(80℃) 0.5。因为水泥电线杆是带模养护的,所以一般都未规定预养期。
养护制度是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关键工艺制度。因此,根据材料、工艺、设备等情况,因地制宜,在保证脱模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残余变形和缩短养护周期,是我们确立养护制度的指导思想。
二、试验情况
试验采用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坍落度为3~5厘米的C38混凝土,带模养护,要求不经过预养期,养护后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产品质量应合格。
试验采用的养护制度为:0.5 3.5(80℃) 0.5和0.5 1.25(80℃) 0.25。采用连续升温的方式供汽,
乘1.5试块换算系数,养护制度①达到脱模强度要求:养护制度②达不到,断筋时钢筋有回缩现象。
为引,我们又进行了变速升温,恒温不关汽的试验。即升温期按30~40℃/h的速度升温,恒温期按5~10℃/h的速度保温,最高温度不超过90℃,
乘1.5试块换算系数,养护制度③、④均达到脱模强度要求。因此我们选定④作为新的养护制度。
为了检验新养护制度对电杆整体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我们又分别在窑内前中后和中断面上中下作了强度测试,
乘1.5试块换算系数,实际脱模强度为33.6MPa,是脱模强度27.5MPa的122%,符合设计要求。
三、产品质量检测
养护制度的成败最终反映在产品质量上,经检测,产品外观合格点为97.5%,表面无酥松、起皮现象,力学性能符合GB4623的要求,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99.2%提高到99.5%。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
1、通过试验,我们确定了0.5 1.25(80~90℃) 0.25的养护制度。与原制度相比,节约时间50%,加快了
电线杆模具周转,产品质量合格,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2、由于水泥电线杆是离心密实后带模养护的,水分比普通砼约少20~30%,快速升温对电杆混凝土的热膨胀,影响不大。
3、恒温期不关汽,一方面可不断补充因吸热散热而损失的热量,一方面可保证定向循环继续进行,使窑内温度保持均匀并加强对流换热。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冬季生产应采用热水搅拌,以提高混凝土初始结构强度和缩小制品与窑温的温差;
2、升温阶段应采用变速升温或从小到大逐步增加供汽量的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增长;
3、恒温期不得关汽,以保持窑内温度和热介质循环;
4、
电线杆脱模后,要及时浇水养护。
六、结论
我厂经过4个多月的研究,共生产各类电线杆9193根,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日产量提高30%以上,预计全年可增产电线杆6000根,新增产植78万元,新增利税11.7万元。这说明,在采用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工艺和新型节能养护设施的同时,对离心密实成型的
水泥电线杆、管类制品,采用快速养护制度是可行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